大连新闻网“毒教材”中的《丁汝昌投降图》到底是谁画的?错在何处?

发布时间:2023-10-17 17:52|栏目: 社会 |浏览次数: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历史读本《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中存在配图不当的问题,被指为又一起“毒教材”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这幅“问题插图”出现在这套丛书介绍甲午战争时期威海卫之战与《马关条约》的章节,表现的是威海卫之战中北洋舰队向日军投降的屈辱一幕。

  ■《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中的问题插图,仅注明丁汝昌投降图,违背了基本史实。

  画面中日军官兵身形挺拔、神态倨傲,而清朝官员弯腰拱手,尽显卑躬屈膝之态,对比鲜明。插图图注仅简单注明为:丁汝昌投降图。寥寥数字却给那些并不了解这段历史的阅读者一个直观印象: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亲自向日军求降乞和!

  然而,事实上丁汝昌在北洋舰队投降之前已经自杀殉国,不可能出现在图中的场景中!因此这个图注违背了基本的史实,更抹杀了丁汝昌以死明志的气节。这里我们不妨先大致回顾一下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威海卫之战。

  在1894年9月大东沟海战之后,蒙受重创但仍有余力的北洋舰队采取了“避战保船”的消极战略,龟缩在旅顺、威海卫,将黄海制海权拱手让于日军,更令日本陆军在辽东半岛的推进毫无后顾之忧。

  然而,日军为了实施第二阶段所谓“直隶决战”,必须将北洋舰队残部消灭,从而能够自由进入渤海,进逼京津,于是在1895年1月策动了山东作战,海陆夹击北洋舰队的大本营威海卫。

  1895年1月20日,日军第2军在大山岩指挥下在山东半岛荣成湾登陆,此地距离威海卫仅50千米,仅有数百清军驻守,被日军轻易击败。

  完成登陆后,日军主力兵分两路,第第6师团为右路,沿海岸线师团为左路从内陆包抄威海卫。同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致信丁汝昌劝降,但未得到答复。

  ■威海卫之战的交战形势图,虚线箭头为日本陆军攻击方向,实线箭头为日本海军鱼雷艇夜袭。

  日军遭遇抵抗微弱,于1月30日兵临威海卫城下,向拱卫舰队锚地的陆上炮台要塞展开攻击,清军连战连败,甚至不战而逃,仅两天时间清军陆上阵地尽失,日军调转炮口轰击刘公岛。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第11旅团旅团长大寺安纯少将在百尺崖炮台指挥炮击时,遭到北洋舰队炮火还击,胸部被弹片击中死亡,成为甲午战争中日军唯一被清军击毙的日军将领,同时的还有《二六新闻》记者远藤又市。

  ■日本画家尾形月耕绘制的《大寺将军挥全力袭击百尺崖之图》,实则记录了大寺安纯少将在此处毙命的场景。

  从2月2日起,北洋舰队陷入围困,不仅遭到陆上炮击,还在夜间受到日本海军鱼雷艇的夜袭,旗舰“定远”重创搁浅,“来远”“威远”“靖远”等舰先后被击沉。

  在日军海陆夹击下北洋舰队的处境日趋绝望,而清军陆上援军迟迟未至,刘公岛上军心浮动,清军官兵意志消沉,以威海卫水陆营务处候选道台牛昶昞为首的主降派官员在部分舰队外籍雇员的鼓动下,以防止士兵哗变的理由,劝丁汝昌投降。

  据德籍炮兵教官瑞乃尔的回忆,丁汝昌对于投降建议的态度是:“我当然会救兵勇们的性命,我也认为你们建议的是唯一可行之途,但在我实行这一步骤前我必须得先死。”

  2月12日,丁汝昌在“镇远”号官舱内服自杀,也有说法是在陆上官邸内以手枪自杀。

  丁汝昌死后大连新闻网,牛昶昞将其帅印交予美籍雇员浩威,假借丁汝昌的名义起草降书,由“广丙”舰管带程璧光送交日军。

  2月14日,牛昶昞签署《威海降约》,北洋舰队正式投降。从历史记录可见,丁汝昌虽然屡受劝降,但并未做出投降的决定,最终选择自杀殉国。

  作为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统御无方、指挥不力,对作战失败负有直接责任,但在最后时刻还是保持了应有的军人气节。

  值得注意的是,丁汝昌自杀之举得到了日本方面的敬意,被认为是符合武士道精神的举动,伊东祐亨下令妥善收殓丁汝昌及其他自杀北洋军官的遗体,并指派货船“康济”号将遗体送还清朝方面,甚至还有日本画家以丁汝昌自杀为题材绘制画作,以为记录。

  倒是清廷将丁汝昌视为罪臣,勒令其棺椁不得下葬,没收家产,直到15年年后的1910年才得以,1912年入土为安。

  ■日本画家水野年方在1895年绘制的《提督丁汝昌于官宅自杀图》,图中丁汝昌手持毒酒,回望窗外残破的舰队,准备以死明志。

  既然丁汝昌并未投降,那么这幅《丁汝昌投降图》从何而来?实际上,这幅画作来自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出版的《日清战争锦绘》画集,由当时日本国内多名画师联合创作而成,以日本传统的浮世绘技法描绘了甲午战争中日军的“赫赫战功”,属于战时宣传品。《丁汝昌投降图》就是这本画集中的一幅,作者是明治大正时期的浮世绘画家右田年英。

  右田年英生于1863年8月1日,是丰后国(今九州大分县)人士,早年师从幕末时期浮世绘名家月冈芳年,后来又进入国泽新九郎的画塾学习西洋油画,说起来也是学贯东西,这一点可以从他的画作中窥见,其笔下的人物形象相比日本传统浮世绘更具写实色彩。

  右田年英在画坛崭露头角后,受雇于东京朝日新闻,为其绘制插画。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期,右田年英也积极投身战时宣传活动,创作了大量战争题材画作,其中就包括这幅《丁汝昌投降图》。

  ■右田年英在日俄战争时期创作的《旅顺口海战富士舰炮术长山中少佐奋战之图》。

  这幅画作的全名为《威海卫陷落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降伏之图》,由右田年英创作于1895年。当时正值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占据上风,连连得胜,而右田本人又供职于新闻媒体,无论从职业角度,还是从政治立场,他都不能客观地观察战争,忠实记录,而是需要刻意美化日军,丑化清军,以达到宣传效果。

  因此,右田在创作《丁汝昌降伏之图》时,很可能有意忽略了丁汝昌自杀殉国的事实,为了彰显日军的胜利而安排丁汝昌作为清军代表出现在投降仪式上,这完全是虚构的,毕竟敌方主将来降显然比宁死不降更符合日方宣传的需要。

  ■日文中在《丁汝昌降伏之图》下特别注明丁汝昌自杀以及本图纯属虚构想象。

  作为一件艺术作品,《丁汝昌降伏之图》必然存在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也有其历史价值,关键是后世如何看待辨析和加以利用。笔者在为本文收集资料时发现,这幅《丁汝昌降伏之图》其实在网络媒体上关于甲午战争的介绍中广为采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文在采用此图时特别注明:丁汝昌在投降前已在“镇远”舰上自杀,本画作纯属虚构。

  换而言之,就算作为当年战胜者的日本人也尊重丁汝昌自杀的基本事实,可是作为更需铭记这段屈辱历史的中国人反而在这些细节上屡屡犯错。

  此次《丁汝昌投降图》事件基本可以定性为严重的编辑审校事故。编辑者和审校者作为专业从业人员,不可能不知道丁汝昌自杀殉国的史实,但却以如此草率的态度处理这幅存在争议的插图,恐怕不能用一时疏忽来解释。至于其用心何在,大家以为如何?欢迎留言评论!

Copyright © 2012-2023 大连新闻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080100号-1